學名
Macropodus opercularis  
發音 
Macropodus opercularis蓋斑鬥魚
by: 李柏鋒
命名者 (Linnaeus, 1758) 棲息深度 0 - 2公尺
中文名 蓋斑鬥魚 有毒魚類 否 
科中文名 絲足鱸科 經濟性 否 
科號科名 F486 Osphronemidae 食用魚類 否  中國大陸名 叉尾鬥魚 
最大體長 6 cm  觀賞魚類 是  其他中文名 臺灣鬥魚、三斑菩薩魚、三斑鬥魚、彩兔 
世界分布 臺灣、中國   台灣分布 北部、中部、南部、東部 
棲息環境 純淡水  模式種產地
亞洲 
同種異名 Chaetodon chinensis, Labrus opercularis, Macropodus chinensis, Macropodus ctenopsoides, Macropodus filamentosus, Macropodus venustus, Macropodus viridiauratus   
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(周及高,2011) 
典藏標本 ASIZP0064434 ASIZP0065755 ASIZP0072817 ASIZP0072818 ASIZP0074164 ASIZP0074511 ASIZP0801301 ASIZP0805488 ASIZP0805489 ASIZP0911301 ASIZP0915488 ASIZP0915489 BMNH1909.4.28.21 FMNH59123Holotype mnhn1908-0187 mnhn1908-0188 mnhn1908-0189 NMMBP00675 NMMBP01966 NMMBP01977 NMMBP03941 NMMBP05380 NMMBP05567 NMMSTP00736 NMNSF00019 NMNSF00020 NMNSF00026 NMNSF00035 NMNSF00148 NMNSF00796 NMNSF01321 NMNSF01633 NTHUB02006 NTHUB02008 NTHUB02016 NTHUB02019 NTHUB02020 ...列出全部73筆... 
典藏基因2008-03-24,Kui-Ching Hsu,CO1,100% 2012-10-15,張家豪,CO1,100% 2012-10-15,張家豪,CO1,100%
英文俗名 Paradisefish; Paradise Fish; Chinese fighting fish; Forktail fightingfish 
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 LC    NT 2017淡水魚紅皮書:NT
形態特徵

體略呈長卵形而側扁。頭部中大,吻短。口小,開於吻端上位;口斜裂;下頜突出;上下頜均有細小之頜齒。前鰓蓋骨下緣及下鰓蓋骨緣均具細小鋸齒。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;側線退化而不明顯。背鰭單一,具硬棘XII-XV,軟條6-8;臀鰭與背鰭同型,具硬棘XII-XX,軟條12-15;腹鰭胸位,第1鰭條延長為絲狀;尾鰭內凹,上下葉亦延長如絲,尤以雄魚為甚,上下葉可以交叉成剪刀狀,雌魚則否。體呈灰黃褐色,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,橫帶之間為淺紅色;頭部自吻端經眼睛至鰓蓋,有一條藍黑色紋;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圓斑,周圍為黃色或紅色邊。各鰭為黃交易色;腹鰭之絲狀軟條和尾鰭略帶紅色。雄魚體色較雌魚鮮艷。

棲所生態

主要棲息於低海拔的平原緩流區或湖沼、池塘及稻田等之靜水域中,能耐低溶氧環境。雜食性,以浮游動物、水生昆蟲幼蟲或藻類等為食物,例如孓孓,所以有防止蚊蠅孳生的功能。繁殖期雄魚有築泡巢及照顧子代的行為。具有迷器來幫助呼吸,可以直接和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氣體交換。 

地理分布

原分布於越南北部、中國、臺灣、沖繩等地,現因引進觀賞養殖之故,已廣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區域。原本在臺灣各淡水流域可見到牠的蹤跡,現今因河川污染已十分罕見。 

漁業利用

小型觀賞魚類,唯因棲地被破壞,野生種的族群已日漸稀少,1990年行政院農委會將台灣蓋斑鬥魚列入「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」(Rare valuable species)予以保護。2009年農委會在經多次專家會議檢討下,基於臺灣鬥魚在許多靜水域裡,經由許多地方政府、學校及業餘愛好者,投入大量努力保護環境或人工飼育族群之下,已有許多的繁衍族群,而且本種並非臺灣特有魚種,應無立即瀕危之虞,由保育類名錄中移出。 

資料維護: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     網站營運: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